【大河财立方消息】8月11日,杭州市司法局发布公开征求《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意见的公告,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纳入全市政策支持框架,通过制度设计增强政策合力,进一步规范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公告指出,杭州市将立足具身智能需要强化“大脑-小脑-本体”协同的技术本质,着力构建差异化的技术创新生态。明确核心技术主攻方向,聚焦具身智能“大脑”(具身智能大模型)、“小脑”(运动控制系统)及“本体”(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机)三大核心以及专用芯片等“卡脖子”环节。
破解转化“梗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支持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关键环节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有效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加大政策供给力度。面对企业反映相关政策力度弱的问题,强化政策供给和集成,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财政、金融、人才、知识产权、土地供应等政策的衔接,建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并优化政策。
推动产业链协同和集聚发展。市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应当加强产业链监测与分析,针对产业链供应链薄弱环节制定强链补链措施,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政府创新工作方法。通过统筹推进场景创新工作、建立场景供需对接平台、制定场景创新和首台(套)激励政策,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科研机构与行业应用单位开展合作创新、首试首用、推广应用。
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明确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率先开放场景,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的研发、测试、应用等活动创造条件。
全文: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
实习编辑:金怡杉|审核:李震|监审:古筝
天载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