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电话噪声岂能由着性子来 文明乘车需共守底线!近日,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在高铁上的一次经历。一位乘客从早上八点半上车后就开始不间断地打电话,听取下属汇报并指导工作,直到中午12点才停下来用餐。十分钟后,这位乘客又继续打电话。此事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针对这种情况,12306工作人员表示,遇到此类问题可以联系乘务员处理。有网友建议让乘客到车厢连接处打电话,但12306客服回应称目前没有相关规定强制要求这样做,建议乘客购票时尽量选择“静音车厢”,以减少噪声影响。
在缺乏硬性规定的情况下,确实很难遏制高铁车厢内的喧哗行为。2021年1月,某高铁列车上曾发生过类似事件:一男子大声打电话开会,无视工作人员提醒,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这表明仅靠高铁工作人员的干预未必有效。
尽管高铁技术先进,但一些乘客的行为并未随之提升。旁若无人地打电话制造噪声,在高铁车厢中很常见。互联网上,关于“高铁上遇到讲话大声的人怎么办”的讨论屡见不鲜,大家对此类现象感到非常不满。
人在高铁上仍应遵守文明秩序。虽然打电话不可避免,但不应影响他人。对于乘客的不文明行为,高铁也负有管理职责。如果大声喧哗者得逞,将伤害其他乘客的感受,降低整个车厢的环境质量。
“无规可循”确实是一个难题,但不能置之不理,应及时解决。有人建议完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将交通工具内部的噪声污染纳入法律监管范围,使造成实质性噪声污染的乘客付出代价。这个建议很有价值,因为看似轻微的噪声污染实际上对人的影响很大。
建议乘客尽量选择“静音车厢”,这是个建设性的提议。然而,当前“静音车厢”数量是否足够仍是个问题,公众希望增加“静音车厢”的愿望值得重视。
最终解决之道是将所有车厢都变成“静音车厢”。否则,总会有乘客在非“静音车厢”遭遇噪声困扰。实现这一目标虽难,但我们需要规则更加严格,所有乘客都能知耻明礼。
天载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